簽證及入境須知
- 地區:歐洲地區
- 國家:波蘭(Poland)
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服務專線 : 0800-085-095
首都 | 華沙 |
---|---|
面積 | 312,679平方公里 |
地理位置 | 波蘭位居中歐,陸地與7個國家接鄰,邊界總長3,496公里,北濱波羅的海,海岸線長439.74公里。東北與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及立陶宛接壤,東與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相鄰,南以蘇臺德山及喀爾巴阡山與捷克、斯洛伐克相隔,西與德國以河為界。波蘭目前領土疆界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界定。 |
人口 | 37,635,000 (2023年12月) |
種族 | 波蘭人占96.9%. 其餘為西里西亞人(Silesian), 德國人, 烏克蘭人 |
宗教 | 天主教 |
語言 | 波蘭語(英語逐漸普及) |
幣制 | 波幣Zlote(PLN) |
政治制度 | 民主共和 |
歷史概況 | 波蘭係由數個斯拉夫族部落移居組成,皮亞士王朝(10-14世紀)於西元966年改奉西方拉丁禮儀基督教。亞傑榮王朝(Jagiellonia)(1386-1572年)於1569年與立陶宛結盟成立波蘭-立陶宛聯邦(Commonwealth);1648年貴族政治導致國家衰退混亂,1764-1795年雖力圖改革未果;1792年首遭普魯士、奧匈帝國及俄國3強瓜分,1792年俄國入侵波蘭,抵抗無效,領土第2次遭瓜分;1793年領土又為普魯士及俄國瓜分,1795年波蘭-立陶宛聯邦遭3強瓜分亡國。1795-1864年期間波蘭人民多次起義未果。一次大戰後,於1918年成立第二共和。1939年9月,德國納粹與俄國分別入侵瓜分佔領波蘭,政府流亡英國倫敦。二次大戰後之「雅爾達密約」影響波蘭之政治體制、領土及國際環境。1952年波蘭人民共和國(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)成立。1970年政府調漲物價引發普遍不滿,1978年10月克拉科夫總教區樞機主教Karol Jozef Wojtyla獲選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。1980年代經濟惡化,由華勒沙領導之團結工聯與政府進行談判,1981年政府宣布戒嚴。1989年2月政府與團結工聯進行「圓桌會議」,達成國會改選及予獨立工會合法化協議,俟1990年舉行全民選舉,華勒沙當選總統,終結共黨40年統治。 |
政治概況 | 1、波蘭於2020年7月12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,「法律與正義黨」(PiS)候選人Andrzej Duda以得票率51.21 %勝出,並於2020年8月6日正式就任,任期5年。 2、2023年11月眾議院席次分配情形如下:「法律與正義黨」(PiS)黨團189席、「公民聯盟」(KO)黨團157席、「波蘭2050」(Poland 2050)33席、「Polish Coalition」(PSL)黨團32席、「左派聯盟」(Left)黨團26席、「獨立波蘭聯盟」(Confederation)18席、酷奇黨(Kukiz’15)3席。參議院席次如下:「公民聯盟」(KO)黨團41席、「法律與正義黨」(PiS)黨團33席、「第三道路」(TD)黨團12席、「左派聯盟」(Left)4席、不結盟參議員4席。 |
經濟概況 | 波蘭是歐盟第6大經濟體及人口第5多國家,是中東歐最大市場。波蘭在中東歐地理位置優越,吸引相當多外資前來拓展歐洲市場,境內汽車及家電產業發達。由於波蘭的大學院校教育素質水準整齊,提供充足的理工人才,國際知名資訊技業如google, IBM及Intel等均來波蘭建立資訊服務業據點。受到國際景氣及烏俄戰爭導致能源價格上漲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,波蘭2023年GDP成長率為0.2%。 |
社會概況 | 2023年失業率2.8%;2022年人口成長率-0.38%,2023年出生率0.9% |
主要媒體 | 選舉日報(Gazeta Wyborcza)、共和日報(Rzeczpospolita)、波蘭日報(Gazeta Polska Codziennie)、每日新聞報(Dziennik Gazeta Prawna)、直接(Wprost)週刊、政治(Polityka)週刊、新聞周刊(Newsweek Polska)、Super Express、24小時新聞台(TVN 24)、波蘭公共電台(Polskie Radio)、波蘭公共電視台(TVP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