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館位置及聯絡資訊
- 地區:歐洲地區
- 國家:立陶宛(Lithuania)
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服務專線 : 0800-085-095
首都 | 維爾紐斯 |
---|---|
面積 | 65,286平方公里 |
地理位置 | 立陶宛位於北緯53.9度至56.3度,東經21度至26.8度。西濱波羅的海,北鄰拉脫維亞,東為白俄羅斯,南接波蘭,西南則與俄羅斯之卡列寧格勒接壤,西與瑞典隔海相望。 |
人口 | 約279萬 |
種族 | . |
宗教 | 羅馬天主教為主,亦有東正教等少數宗教。 |
語言 | 立陶宛語 |
幣制 | 2015年1月起採用歐元 |
政治制度 | 民主共和體制/議會內閣制。 |
歷史概況 | 1009年史書首次提及立陶宛,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。1385年後立陶宛曾與波蘭聯合為邦聯,維陶塔斯大公執政期間(1392-1430年)是鼎盛時期,領土涵蓋波蘭、白俄羅斯、烏克蘭西部等。1795年後立陶宛逐步被沙俄吞併,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被德國佔領,直到1918年2月16日宣佈獨立建立共和國。1939年8月,蘇聯和德國簽訂秘密條約,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,次年初被蘇聯佔領。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後,立刻被德國佔領。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,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。1990年3月11日通過獨立宣言,1991年9月6日,蘇聯承認立陶宛獨立。 |
政治概況 | 立陶宛自1990年脫離前蘇聯鐵幕重獲獨立以來,已形成多黨政治及聯合政府執政之常態,政局尚稱穩定。 立國重要政治情勢發展如下: 2004年3月,加入歐盟北約組織(NATO),同年5月加入歐盟(EU);2019年5月舉行總統大選,由Gitanas Nausėda當選。 國會採一院制,稱為Seimas,國會選舉採區域候選人與政黨提名兩票制,141席國會議員中71席由單一席次選區直接選出,另70席由政黨得票比例產生。國會議員任期4年,國會選舉通常於10月之第二個星期日舉行。 2020年10月25日國會選舉結果由「祖國聯盟-基督教民主黨」(Homeland Union – 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)獲勝,於議會中拿下50個席次;翌(26)日該黨領袖Ingrida Šimonytė與「自由黨」(Freedom Party)及「立陶宛共和國自由運動黨」(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)組成過半數新執政聯盟。 |
經濟概況 | 一、 總體經濟現況與展望: 立陶宛瀕臨波羅的海、連接北歐、西歐、俄羅斯等國家,係歐洲地區重要交通樞紐,境內有完善的公路與鐵路網,與泛歐交通網絡連結。立國東岸北端有波羅的海最大不凍港克萊佩達(Klaipėda),境內有4個國際機場(Vilnius、Kaunus、Šiauliai、Palanga)等,具市場幅射能量。 立陶宛係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大經濟體,全國人口約280萬人,是歐盟、歐元區、世界貿易組織(WTO)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(OECD)成員,在社會及經濟發展程度已屬先進國家之列。1990年代,立陶宛自中央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,實施多項自由化改革,尤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共同加入歐盟後經濟高速成長,有「波羅的海之虎」(Baltic Tiger)美名。 立陶宛具優越經商環境,在世界銀行經商便利度指數排名第 11 位1,在加拿大Fraser Institute衡量165 個國家之世界經濟自由度中排名第 82,開辦新事業平均僅須1至3日,其企業設立程序在中東歐國家(CEE)中排名第33。另立陶宛社會治安良好、政府清廉,對外國投資願意提供支持,均係立國受外資青睞重要因素。 立陶宛勞動力素質高、資通訊技術能力優越。根據歐盟統計資料顯示,立陶宛25-34歲人口中有56%受過高等教育,女性科學家與工程師比例高達52%。立陶宛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持續吸引投資,尤在全球金融科技指數排名前 10 位,係歐盟國家在金融科技方面最具吸引力國家之一。 二、 主要產業概況 (一) 雷射科技: 雷射係立陶宛關鍵產業,每年約成長 15-20%,相關產品出口至世界100多個國家,以歐盟、美國及日本實驗室與研究中心為大宗,其中皮秒電射光譜儀(pico-second laser spectrometers) 全球市佔率達50%以上,主要出口至歐洲、美國、澳大利亞及亞洲國家。 目前立國有超過10家企業自主研發生產雷射及電射系統,每年出口生產營收約 2,000 萬歐元,且80%出口至國際市場。立陶宛有多個研究機構,包括維爾紐斯大學、物理科技中心(FTMC)、考納斯大學等進行世界領先的雷射研究,且為發展電射科技提供專家能量。 立陶宛主要電射產品包括皮秒及奈秒雷射、可調波長雷射、客製化雷射及系統、雷射光譜、工業全固態半導體(DPSS)雷射等,可應用於包括醫療(如:生產能夠在靜脈移動並將藥物精確輸送至損傷部位的奈米機器人)、微型機械(高精度傳感器)、光學及光子學,甚可應用於量子通訊及國防產業。 (二) 金融科技: 金融科技行業在立陶宛蓬勃發展,目前統計已超過265家,為全歐盟數量最多的國家,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範圍廣泛,從付款到投資,以及提供網絡安全,API和KYC解決方案的貸款等,生態系統融合了全球知名品牌與年輕新創公司,也擁有國際評等最適合發展金融科技產業的環境,排名僅次於美國、英國及新加坡。 立陶宛的金融科技產業在支付及數位銀行方面較具優勢,近50%持有電子貨幣機構(EMI)、支付機構(PI)及特殊目的銀行(SPB)的許可,且多數能提供客戶除轉帳外之預付卡及數位錢包服務。另在金融軟體及貸款方面,亦佔立陶宛約33%的核心金融科技活動。 英商Revolut、CURVE、AML Analytics、德商MAMBU、SumUp、美商Revel Systems、Google Pay等,均著眼於立陶宛在金融科技的優勢,在該國設立營運據點。 (三) 生命科學: 立陶宛的生命科學產業分為生物科技,及醫療器材/醫療科技等兩大領域如次: 1. 生物科技: 立陶宛生物科技之競爭力主要在細胞與基因治療、酶及製藥等領域,提供充沛人才庫及未飽和的市場。在近年興起之細胞與基因治療方面,多數企業與維爾紐斯大學生命科學中心有鏈結,該所大學的的三座生物科學機構與創新藥物中心,形成立陶宛細胞與基因治療聚落。 立陶宛本國生技新創企業CasZyme,即由維爾紐斯大學之Virginijus Šikšnys教授創建,其基因編輯奈米工具獲得2018年Kavli科學獎;另立國本土企業Froceth亦就癌症免疫療法、細胞再生及多重硬化治療等,發展冷凍基金療法解決方案。 立陶宛與生物科技相關企業,尚包括以色列商Teva、立陶宛商biotechpharma等。 2. 醫療科技: 立陶宛在醫療科技的競爭優勢主要在醫療診斷方面,特別是影像、3D列印感測器、資訊及電射科技等,對外人投資格外具吸引力。立陶宛的人工智慧(AI)生態系持續擴張,且有越來越多的AI新創企業興起。 立陶宛與醫療科技相關的研究,包括生物醫療診斷、監控系統及電子安全系統效率與品質、電子器材之分析與合成等。 立陶宛的雷射科技在全球科學界使用之超短脈衝雷射(ultra-short pulse lasers)市佔率達50%,該國雷射技術幾乎在各大洲均可見,且逐漸廣泛應用於醫療科技,特別是應用於眼科、皮膚科、牙科,及癌症、心血管等疾病治療。 立陶宛與醫材有關外人投資,包括美商Thermo Fisher、Hollister,及英商Inter surgical等。 (四) 製造業: 立陶宛因具備優良與相較西歐低廉的勞動力、在商業與教育之間密切連結、持續擴建基礎建設及對製造業成長的支持,使得立國成為製造業的自然選擇,尤在汽車零組件、工業機械及電動車電池等領域。 立陶宛的汽車生產刻處於有利成長條件,德國Hella及Continental已於立國設點,立陶宛汽車製造業雖屬「未開發」潛在市場,但這意味著立國擁有大量工程人才、極具競爭力的成本及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,適合我商尋找更多商機。Continental更規劃設置Continental Tires Business Services服務中心,聘僱約百名員工,執行歐洲地區的數據分析及流程管理等。 立陶宛因在軟體開發及IT方面的多語種人才庫,及機械與電子工程方面傳統能量,使得立國具備發展工業機械、設備製造業等所需的各種專業知識。此外,高度發展的基礎設施,包括4個空港、波羅的海最大無冰海港、通往德國、俄斯斯等鐵路運輸、7個自由經濟區,及強大的硬體供應鍊與具競爭力的成本,促使KINZE、Harju Elekter、MIKRON、Metso Outotec、Systemair、 Formula Air等國際企業選擇立陶宛作為其營運據點。 |
社會概況 | 立國社會狀況大致良好,犯罪率低。 |
主要媒體 | LRT立陶宛國家廣播及電視台、DELFI(網路新聞)、15min(15分鐘)、Lietuvos Rytas(立陶宛晨報), Verslo Zinios(經濟日報), BNS Lithuania(波海新聞社立陶宛分社), ELTA(立陶宛新聞社), LNK(電視台)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