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/地方政府基本資料
首都 | 新港(Porto-Novo) |
---|
面積 | 112,622平方公里 |
---|
地理位置 | 位於非洲西部,南瀕幾內亞灣,東鄰奈及利亞,北與尼日接壤,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,西和多哥接壤。 |
---|
人口 | 1,421萬人(2023年) |
---|
種族 | 豐族(38.4%)、阿德嘉族(15.4%)、約魯巴族(12%)、巴里巴族(9.6%)、富拉尼族(8.6%)、歐塔馬利族(6.1%)、尤洛帕族(4.3%)、但迪族(2.9%) |
---|
宗教 | 伊斯蘭教(27.7%)、天主教(25.5%)、伏都教(11.6%)、基督教(9.5%) |
---|
語言 | 法語、豐語、約魯巴語 |
---|
幣制 | 西非法郎(XOF) |
---|
政治制度 | 共和國、總統制。總統由民選產生,任期5年。 |
---|
歷史概況 | 因地形及部族因素,原名達荷美(Dahomey)的貝南在獨立前即分為西南、東南、北部三大派系,相互鬥爭。1960年獨立建國後紛爭愈烈,首任總統Mage在1963年欲藉軍方力量鎮壓反對派,自己反遭罷黜。軍人還政文人後至1972年止,先後共發生5次政變事件,政權6度易手,而在1970年所設由三地區領袖每2年輪任總統職的制度,實為各類妥協方法試用殆盡後不得已的對策,亦未收效。至1972年10月26日閣和庫(Mathieu Kérékou)中校發動政變,改弦易轍,採行馬列主義,1975年12月1日改國號為貝南人民共和國,進行軍事集權。1989年12月7日因經濟瀕臨崩潰,宣布放棄馬列主義,改採經濟自由主義。1990年3月1日再改國號為貝南共和國。閣和庫於1996年至2006年透過民主選舉當選總統,放棄先前之專權領導,實行民主政治。 |
---|
政治概況 | 上屆貝南總統大選於2016年3月間舉行,棉花富商塔隆(Patrice Talon)以65%投票率當選總統,上任後自兼總理,並於2021年4月11日總統大選首輪選舉中,即以超過86%得票率勝選連任。2023年1月8日,支持現任總統塔隆之政黨在立法選舉中大幅獲勝,於國民議會109個代表席次中獲得81席,反對黨民主黨則獲得28席。下一次總統大選則定於 2026年舉行。 |
---|
經濟概況 | 貝南的經濟依賴於自給農業,棉花生產和區域貿易。棉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%,約佔官方出口收入的80%。該國使用與歐元掛鉤的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。儘管貝南遭遇許多大環境衝擊,如尼日邊界關閉、奈尼利亞經濟困境、物價通膨等,貝南在2024年度仍達到7.2%的經濟成長率。財政赤字亦從2022年GDP的5.5%降至2023年的4.1%,並預計在2025年降到GDP的3%。然貝南經濟仰賴農作物出口及加工進口農工業商品再出口,加上地緣政治背景的不穩定和鄰國的動盪,儘管自2020年以來經濟有所改善,貝南國內收入仍然是西非經濟貨幣聯盟(UEMOA)最低的國家之一。 |
---|
社會概況 | 貝南的經濟仍大量仰賴基礎農業、棉花生產及區域貿易。為尋求經濟發展,貝南近年致力發展觀光、農產品加工、資通訊並努力吸引外資。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所公布2022年全球人類發展指數(HDI)排行中,貝南名列第173位。 2022年貝南人口約為1,335萬人,生育指數為每名婦女平均生育5.7個孩子,平均壽命為61.2 歲。 2021至2022年,全國貧窮率為36.2%,較2018-2019年下降2.3個百分點,失業率為2.4%,然其中72%的就業人口從事零工,90.1%的勞工在非正規部門就業。 |
---|
主要媒體 | Le Matinal民營日報 、Fraternite 民營日報、La Nation 官方日報、國營電視台(Television Nationale) 及國家廣播台(Radio Nationale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