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

:::

國家/地方政府基本資料

  • 地區:歐洲地區
  • 國家:烏克蘭(Ukraine)

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服務專線 : 0800-085-095

國家/地方政府基本資料
首都基輔
面積603,550 平方公里
地理位置烏克蘭位於東歐平原西端:東臨俄羅斯,西臨波蘭及斯洛伐克,西南與匈牙利、羅馬尼亞及摩爾多瓦接壤,南臨亞速海及黑海,西北部與白俄羅斯接壤。
人口約3,670萬(2023年)
種族烏克蘭 俄羅斯
宗教烏克蘭東正教及天主教
語言烏克蘭語
幣制荷林夫納(Ukarainian Hryvnia; UAH)
政治制度內閣總統制
歷史概況烏克蘭於1240年被蒙古人征服,13至16世紀受波蘭統治,1654年併入俄羅斯,1918年脫離俄國獨立,1922年成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,蘇聯解體後於1991年獨立。
政治概況(一) 烏克蘭於2004年爆發橙色革命,民主派的尤先科成功當選總統。惟尤氏執政期間無法有效振興經濟,致使其於2010年總統大選中連任失利,由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。(二) 2013年底,亞努科維奇為強化對俄關係而中止與歐盟簽署「聯繫國協定」,烏克蘭親歐洲派在基輔展開大型反政府示威,最終導致亞努科維奇總統於2014年2月22日下台流亡俄國,反對派隨即組成臨時政府上台執政。(三) 2014年3月烏克蘭危機繼續擴大,其時烏克蘭所屬的克里米亞半島認為烏國臨時政府不具合法性,遂以公投為由併入俄羅斯,烏當局雖強烈反對,然俄羅斯於3月2日以保護本國公民為由,派軍進入克里米亞,引爆克里米亞危機。克里米亞半島公投入俄後,西方與美國立場為「該公投為非法」不承認其結果。(四) 烏克蘭危機持續擴大,2014年4月7日,烏國東部頓內斯克州之行政大樓遭親俄示威群眾佔領。5月11日該州完成公投,並於5月12日發表獨立宣言。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親俄示威民眾則於2014年4月27日佔領該州行政大樓,宣告獨立,並同樣於5月11日完成公投,並於5月12日發表獨立宣言。惟該兩州之獨立並未獲國際承認。烏克蘭當局隨即派軍於烏東進行「反恐行動」,開啟烏東內戰,該波衝突亦間接導致馬來西亞航空MH17號班機被擊落之意外。(五) 2014年6月法國以紀念諾曼第登陸70周年為由,邀請俄羅斯、烏克蘭、德國領導人在諾曼第就烏東局勢進行協商,創立所謂「諾曼第模式」四國峰會。經過國際斡旋,俄羅斯、烏國政府與烏東地區代表陸續於2014年9月及2015年2月在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,並同意其時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(Frank-Walter Steinmeier)提案,給予烏東頓巴斯地區特殊地位,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雖獲控制,但零星戰火未曾停歇,烏東特殊地位問題始終難以解決。(六) 2019年澤倫斯基總統上任後,各國重新以2015-2016年明斯克協議為基礎,於2019年12月9日召開「俄-烏-德-法」四國峰會,並依會中共識完成下列工作:12月29日完成交換戰俘;12月31日烏克蘭國會通過有關烏東頓巴斯地區特殊地位法案;2020年1月16日烏東衝突「交戰各方」-基輔當局及烏東親俄地區頓內斯克州與盧甘斯克州代表召開第1次談判,其後雖持續舉行各項談判,然成果甚微,烏東地區衝突至少已造成14,000名平名傷亡。(七) 2022年初,俄軍大規模在烏克蘭邊境集結,並與白俄羅斯於白烏邊境聯合軍演,美國持續警告,俄國恐全面入侵烏國,惟均遭俄國政府否認。2022年2月22日普丁總統承認烏東頓內斯克共和國與盧甘斯克共和國之獨立,並與該二國簽署友好合作互助協議,同日俄國上議院授權俄國部隊赴境外執行任務,至此明斯克協議宣告正式破局;2月24日,普丁總統宣布對烏克蘭發起「特別軍事行動」,對烏克蘭全境多個城市及軍事設備展開攻擊,號稱要使烏克蘭「去軍事化」、「去納粹化」、「中立化」,以美國為首之西方國家則持續提供烏克蘭武器、財政及人道援助。(八) 9月23日至27日烏東地區頓內次克(Donetsk)及盧甘斯克(Luhansk)與烏南地區札波羅熱(Zaporizhzhia)及赫爾松(Kherson)等4地俄軍占領區舉辦入俄公投,俄國總統普丁並於9月30日簽署加入俄國條約,宣布上述4地為俄國新領土。歐美國家及聯合國公開譴責並表示不承認該公投,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除大力抨擊俄國舉辦偽公投,並簽署法令,正式宣布烏克蘭「不可能」與克里姆林宮當前領導人普丁談判,惟仍保留與俄羅斯新總統談判之可能性。(九)2022年俄國非法入侵烏克蘭迄今,雙邊戰局尚無停火之勢。
經濟概況前烏克蘭主要外援來源是國際貨幣基金(IMF)或俄羅斯,到了2013年第四季,烏克蘭外匯存底已降至178億美元。為穩定金融體系及取得IMF金援,2015年2月初烏克蘭央行宣布放棄烏克蘭貨幣荷林夫納的指標匯率制度,導致烏幣重挫,使得以烏幣計價的公共債務攀升,提高烏克蘭主權債務瀕臨違約之風險及銀行業危機。2015年3月11日IMF發表聲明批准提供烏克蘭政府為期4年總額約175億美元援助貸款計畫,有助紓解烏克蘭外匯短缺危機之壓力。
GDP:4747億美元(2023年)
平均國民所得:14,303美元(2023年)
輸出總值:約362億美元(2023年)
輸入總值:約635億美元(2023年)
社會概況烏克蘭自獨立迄今,經濟發展仍未恢復至解體前1990年水準,2012年,其實質GDP僅相當於1990年的69.5%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,烏克蘭經濟陷入危機,預算和經常帳赤字日益擴大,國際收支面臨巨大壓力。2014年烏東內戰後,全國近半數企業停產,貨幣貶值66%,通膨率超過30%,居民實質收入銳減一半以上,外匯存底驟降至50億美元,其間經濟持續仰賴歐美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(IMF)借款及援助維繫。近年烏國政府著手進行經濟改革,加上2017年歐盟給予烏國公民免簽待遇,並通過烏歐自由貿易協定(DCFTA),雖失業率仍高,2016-2019年烏國經濟呈平穩成長。2020年因COVID-19疫情影響,整體經濟衰退4%,2021年因國內需求及所得增加,經濟再度成長3.4%。目前因俄國入侵烏克蘭,烏國仍處戰爭狀態,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全穩定均受到負面影響。
主要媒體主要媒體有Ukraine Today、Ukrainian Weekly、Kyiv Post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