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/地方政府基本資料
首都 | 布加勒斯特 |
---|
面積 | 238,391平方公里 |
---|
地理位置 | 羅馬尼亞位處東南歐,西鄰匈牙利,塞爾維亞,北接烏克蘭與摩爾多瓦,南鄰保加利亞,東濱黑海。 |
---|
人口 | 20,017,497人(2022年7月) |
---|
種族 | 羅馬尼亞人83.4%、匈牙利人6.1%、吉普賽人3.1%、烏克蘭人0.3%、德國人0.2%及其他6.9% |
---|
宗教 | 東正教 |
---|
語言 | 羅馬尼亞語(主要外語為匈牙利語、德語) |
---|
幣制 | 羅馬尼亞幣(Romanian leu, Ron) |
---|
政治制度 | 民主共和,責任內閣制 |
---|
歷史概況 | 達基亞人(Dakia)為羅馬尼亞最早之居民,於西元前70年在此建立達基亞王國。 西元106年達基亞王國被羅馬帝國征服,成為羅馬帝國一省,經與羅馬人融合、同化,形成羅馬尼亞民族。 16至19世紀間,羅馬尼亞先後屬於奧圖曼土耳其帝國、帝俄及奧匈帝國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範圍。 1878年根據柏林會議,羅國自奧圖曼帝國獲得獨立成為王國。 1941年1月羅國與德國結盟,向蘇聯宣戰,但1944年9月12日羅國與蘇聯簽署停戰協定,轉向德國開戰。 第二次大戰後,羅國共產黨在蘇聯之扶植下勢力坐大,1948年3月國會選舉,共產黨幾乎囊括所有席次,全面執政。同年4月13日制定蘇聯式憲法,宣布成立「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」。1965年羅共總書記希奧塞斯古(Nicolae Ceausescu)上台,改國號為「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(Republica Socialista Romania)」,並從1974年起擔任羅國總統,希奧塞斯古進行獨裁統治長達24年,直到1989年東歐鐵幕瓦解始被人民推翻。 1990年5月20日改國名為羅馬尼亞,並於1991年12月依法國第五共和模式制定憲法。羅國於2019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,總統尤翰尼斯(Klaus Iohannis)以66.09%得票率順利連任。 |
---|
政治概況 | 2024年12月1日羅國國會大選,共有7個主要政黨超過5%門檻進入國會眾議院(共331席)及參議院(共134席),僅管極右翼的「羅馬尼亞團結聯盟」(AUR)獲得63席,成為國會第二大黨。羅馬尼亞親歐盟政黨已承諾組成聯合政府,以共同努力阻止極右勢力之復興,包括目前執政之「社會民主黨」(PSD)86席、「國家自由黨」(PNL)49席、「拯救羅馬尼亞聯盟」(USR)40席及「匈裔民主聯盟」 (UDMR)22席等四大親歐政黨。其他極右在野政黨除AUR外,將有極右翼政黨「SOS Romania」28席及「青年黨」 (POT)24席,以及其他零星獨立人士19席,尚不足以組成政府。此外,參議院方面,同樣由眾議院之主要7個政黨掌控,席次依多寡排列如下,「社會民主黨」(PSD)36席、「羅馬尼亞團結聯盟」(AUR)28席、「國家自由黨」(PNL)22席、「拯救羅馬尼亞聯盟」(USR)19席、「SOS Romania」12席及「青年黨」 (POT)7席及「匈裔民主聯盟」 (UDMR)10席。12月23日聯合政府持續由PSD、PNL及UDMR聯合執政。 |
---|
經濟概況 | 羅馬尼亞經濟成長率自2014年2.9%持續成長至2015年3.7%(註:2012年及2013年分別成長0.7%及3.5%),主要受惠於民間投資之復甦(2015年投資總額達713.35億歐元,較2014年增加8.4%)以及加值稅降低(尤其食品加值稅自24%降低至9%)、調高基本薪資及公務員薪資等促使國內消費大幅增加(國內消費成長率達4.8%)。2016年及2017年羅國經濟成長分別達4.8%及6.9%,逐年成長並位居歐盟會員國之前茅,惟自2018年開始逐年下滑至4.4%,2019年為4.1%,2020年因疫情影響為-5.7%。 |
---|
社會概況 | 受到金融風暴影響,2008年底羅國出口開始快速衰退,貿易赤字上升,外來投資快速減少,房地產泡沫破裂,貨幣貶值,羅人赴西歐工作減少,通膨壓力上升。2009年羅國國內生產毛額(GDP)嚴重衰退7.1%,相較於2008年成長7.1%,呈現大幅衰退,失業率亦快速上升。2010年經濟仍然衰退1.3%,主要係因西歐景氣不佳造成羅國出口衰退,企業倒閉、薪資下滑及加值型營業稅調高等因素使國內需求快速下滑,外人投資金額亦大幅減少至34億美元(金融風暴前每年約有70億美元以上)。2011年起經濟開始回溫,就業情況亦逐年改善,2017年失業率下降至4.9%,2018年為4.1%,2019年為3.9%,2020年因疫情影響上升至5.2%。根據羅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,2022年10月失業率為5.5%,失業人數約為 45萬3,200 人。 |
---|
主要媒體 | 真理報、自由羅馬尼亞報、羅馬尼亞通訊社、羅馬尼亞國家廣播電臺、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