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

:::

駐館位置及聯絡資訊

  • 地區:非洲地區
  • 國家:南非(South Africa)
  • 駐外館:開普敦(Cape Town)

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服務專線 : 0800-085-095

國家/地方政府基本資料
首都南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:行政首都(中央政府所在地)為普利托利亞,司法首都(最高法院所在地)為布魯芳登,立法首都(國會所在地)為開普敦。本處駐地為開普敦。
面積1,220,813平方公里
地理位置非洲最南端國家
人口6300萬(2024)
種族80.2% 黑人
8.8% 有色人
8.4% 白人
2.5% 亞裔
宗教多數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(主要為雜色裔、黑人),而印度教、回教及黑人原始宗教亦多不乏信仰者。
語言一、南非憲法訂定之官方語言計有11種,包括斐語(Afrikaans)、英語(English)、Ndebele、Pedi、Sotho、Swati、Tsonga、Tswana、Venda、 科薩語(Xhosa)及祖魯語(Zulu)等。
二、西開普省斐語人口約59.2%,其次為英語20%,科薩語19.1%。東開普省科薩語人口達82.6%,其次為斐語9.6%,英語4.2%。北開普省斐語人口約66%,其次為Tswana19%、科薩語6%。
三、外國人在此工作及生活均可以英語溝通,惟開普敦地區可適度以斐語或科薩語問候,拉近與本地人士之距離。
幣制使用南非幣(RAND)
政治制度南非是混合總統制和議會制的國家。 國會自1994年由比例代表制產生,任期五年,產生400席,國會選舉後會由議員選出總統。總統一般由執政黨黨魁出任,南非總統是最高三軍總司令,現由「非洲民族議會」(ANC)與「民主聯盟」(DA)、「印卡塔自由黨」(IFP)及其他小黨共11黨組成「國家團結政府」(GNU)執政。
歷史概況開普敦始建於1652年,位處歐洲通往東非、印度和亞洲商船的必經要道,原為荷屬東印度公司蔬果供應站,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,故有「南非母城」(Mother City)之稱,長期為荷蘭、英國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基地。

開普敦是南非最早開發城市,1487年葡萄牙籍Bartholomeu Dias航經南非發現好望角,1652年4月6日荷蘭人首任總督Jan van Riebeek抵達桌灣(Table Bay),開始建立據點,使開普敦成為船隻行駛向遠東地區之中途補給站,而有「海上客棧」(Tavern of the sea)之稱。

開普敦市內老建築林立,建於1666年的好望角城堡是市內最古老的建築,當年其建築材料多來自荷蘭,後作為總督官邸和政府辦公處。1795年英國擊敗荷蘭佔領開普半島,1910年南非獨立成為南非聯邦,1961年成立南非共和國。開普敦受荷蘭及英國文化影響甚深,惟亦兼有南非本土特色,除為南非國會,即立法首都所在地外,更為多元種族、多元文化之國際大都會,亦為南非最重要觀光重鎮。
政治概況南非自1994年舉行第一次全民普選,2024年5月29日舉行之選舉,各政黨得票率均未超過關鍵門檻50%,故由最大黨「非洲民族議會」(ANC)與「民主聯盟」(DA)、「印卡塔自由黨」(IFP)及其他小黨共11黨組成「國家團結政府」(GNU)執政。
經濟概況南非屬於中等收入的開發中國家,也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,然而其區域發展甚不平均,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包括開普敦、約翰尼斯堡、德班,及伊麗莎白港。然而這些區域外的其他地區發展程度卻非常有限,形成南非國內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。

根據世界銀行2024年5月份報告指出,南非自1990年代中期轉型為民主國家以來,在改善民眾福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,但在過去十年中,這一進程陷入停滯。生活在中上收入國家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從2005年的68%下降至2010年的56%,但自此之後有所反彈,到2015年回升至57%,並預計在2023年達到62.7%。

結構性挑戰和疲弱的經濟增長削弱了減貧的進展,這一情況因COVID-19疫情而加劇。家庭福祉的改善受到上升的失業率嚴重制約,2023年第四季度的失業率達到32.1%,高於疫情前水準。15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最高,達到59.4%。

其他結構性挑戰也有所加劇,包括由於國有企業Transnet管理不善、盜竊和破壞導致的運輸和物流狀況惡化,進一步限制了南非的出口能力。

社會概況南非近年因景氣低迷,治安有惡化傾向。
主要媒體知名平面媒體包括:公民日報(The Citizen)、開普時報(Cape Times)、開普看守人報(Cape Argus)及時論報(The Times)
回頁首